随口哼唱《拉兹之歌》印度影片 《流浪者》插曲

随口哼唱《拉兹之歌》印度影片 《流浪者》插曲

在疫情下,自我隔离比他人早,春节前就开始;现在真的很想出去流浪!哈哈哈!

这是 20171103 学唱时,写下的感触。

这是中学时代爱哼唱、一生非常喜欢的众歌曲中之一。

童年时被 《少年儿童》、《快乐儿童》、《南洋儿童》等儿童刊物里描绘的阿玛逊河的吃人树藤、巨蟒、大鳄鱼 . . 所迷惑,虽体弱多病,但却总梦想能到非洲、南美亚马逊河去探险、流浪!. . . 哈哈哈!

到了少年时期,不识愁滋味,只觉眼前道路茫茫,听了中文歌词产生了共鸣,总爱胡乱、随意的哼唱,总觉得自己就是个流浪者。

四十二年的工作生涯中,在新航的商务舱奖励飞行记录中是 1千8百多万英里,没有记录的经济舱和其他航空公司的飞行也应该不会少过 1千2百万英里;那一共是 3千万英里呀!我就活像是这个世界村里的城市浪人!深感自己就如一只孤鸿,为了生存、孤独的、不记程的鼓动双翅不停地飞呀飞呀,南“争”北“讨”、东“谋”西“求”!印度鼓声的节奏、Awaara Hoon!Awaara Hoon!自然不时地盘旋在耳边。. . .

如今学唱这一首歌,带着的是几分生命旅程上浪人的感伤!

原著使用快速的节奏、大量的切分节奏,配合圆滑滚动的印度语歌词,体现出戏里主人翁对坎坷命运的不屈服,只带几分无奈,不但丝毫没有悲伤还表现得无所谓;在调皮、调侃与控诉中带着几分积极。使用 “字正腔圆”、“一粒粒” 的方块字来唱就非常有挑战!有很多歌手都把它放慢速度来唱,的确也能唱的很动听、很抒情,但是原著的韵味就倘然无存了。找来了接近原著的印度鼓乐当伴奏,明知不可为、明知会 “死的很惨”, 却偏偏为之;对于唱歌,我就是那么任性!哈哈哈!

Posted in 音乐与歌唱 | Leave a comment

疫情中的杂记

疫情中的杂记

工作时,有多年没有请果一天病假的记录。

天生有鼻窦炎,时不时就发作。常练歌,喉咙、声带、气管自然就会充血。一碰到鼻窦炎发作,流下来的细菌就容易造成呼吸道发炎、喉咙痛和咳嗽。采两片 穿心莲的叶子,洗干净,对折成一小堆,含在舌根和上颚间,用舌根轻压,让苦苦的液体慢慢流入喉咙,十分钟后吐出渣。炎发初期,一次就 OK了。严重时每隔三小时做一次,一般三次就OK了。

去年10月底的那个学校假期,很多朋友出国度假,当时莫名的、总觉得有些担心,感觉怪怪的。一直看到大家都平安归来,才放下心。

11月底,佛学班结业典礼后,原本约好师兄们在假期里,大家找时间碰碰面、 Lakapi。真 没想到鼻窦炎竟然不停频频的发作,而且愈发严重;别说召集 Lakopi,后来有位师兄建议 Lakopi, 也不敢出席。 这期间,就一直用 穿心莲自己治疗。

12月5日 – 爬山日,半途呼吸困难,折返。归罪于 鼻窦炎的发作。

12月20日晚,患重感冒的症状,比以往的情况严重,  好辛苦、怕冷、全身酸痛。很少有的突然心生恐惧,隔天一早就叫内人开车送我去看医生。女医生也确认感冒很重、也发烧,好像说是 38.5度。医生推荐服食 5服特效药,  须S$65,领药时一看,原来是以前治疗 SARS 的特效药, Tamiflu。服了一两服药后,重感冒立即收起,真的非常有效!医生交代一定要吃完5服。5服后病好了,但发觉肺似乎是让药给伤了,多走两步就气喘如牛!

1月2日 – 爬山日,抱着刚康复的身躯依然出席,虽然小心翼翼慢慢的爬,但第一段斜波还没爬完,呼吸就开始急促、跟着天昏地暗、只好折返。

几天后,赶紧 买了黄芪、党参和枸杞子,天天泡茶当水喝,希望修补一下。

2月6日 – 爬山日,一切顺利,肺功能应该是康复了。

四月份新加坡疫情非常严重,赶紧常常用 菊花、金银花和枸杞子煮茶抗疫。

我的 “自我居家隔离” 从 11月底就开始,除了嘴馋开车出去打包5次食物、开车去爬三次山、搭一次公交没有戴口罩去听口琴、开车去拜祖先、开车出去处理三次紧急修理、戴口罩乘一次MRT去 Kent Ridge 处理紧急修理和理发,天天就宅在家,能不出门就不出门。

个人觉得情况如果没有控制好,情况会很糟糕。看到很多勇敢的人,借故趴趴走,真为他们担心。就算到六月份情况有好转,也不应该太轻率!

疫情也给社会各阶层,尤其是弱势群体带来很多苦难。

疫情后,会应该有很多改变:食物和必须品的供应链将会有所改变! 外来工人是否会离开?密集人口政策是否应该改变?劳力成本肯定会增加!全球化是福还是祸?.  .  .  .   希望人们会觉醒,更明智的改变生活模式 – 现在闲着、应该多多思考!要不然下一个 COVID-2X 肯定会再来,而且破坏会更大!

Posted in 胡思乱想 | Leave a comment

糊里糊涂的经历:愚人节游山庄

糊里糊涂的经历:愚人节游山庄

一生为人低调,亲朋戚友不多,春节就不会有什么活动,每年都是在书房里整理糊里糊涂的“旧账”。今天偶然跑出了几张照片,那是 2004年4月1日-愚人节,陪同几个中国电影界的高官,拜访 电影界巨人 卢卡斯的 Skywalker 山庄。由山庄的管家接待,还在他的私人厨房里吃了顿烧鸡午餐。山庄里很多地方是不准照相的。

2003年中到2005年中,第二度不满昏庸的管理层,替它辛苦赚回一桶桶的金,它却挥霍无度不说,做事的不但没有得到认同,还要面对不做事的 “政治迫害”,全退辞呈不被批准,又不想天天面对那班嘴脸,就抛弃了总公司的全部福利,挂个“顾问”,自我放逐,云游中、美两地;专干一些与人无争的小事,却做了一些不可思议,有些精彩,有些挺有成就感的事。

Posted in 陈年往事 | Leave a comment

辣鸡义工: 山寨手机 – 去被骗,不入虎穴焉得虎子

辣鸡义工: 山寨手机 – 去被骗,不入虎穴焉得虎子

非常不了解在网路电商中, LXXXXX, QXXXX, WXXX, . . . . .  都登有好几款便宜手机,而且在买家的 review 里竟然有好评!我当然知道那是山寨货,但是那么高的 specs, 那么便宜的价钱,到底是怎么搞的?

有几分事实说几分话是我的原则。反正就是那一百多快钱,拿来学习学习,把事实真相搞清楚。于是选了一款在各大电商都有卖的,也选了电商 WXXX – 听说是在美国的,哪里 消费者大过天,出状况可以深究!果然下了单是 加利福尼亚那里接的。

现在我就把真相告诉大家:

 

规格/指标/广告说明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实际上:

价钱: S$12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 另加运费: S$17,  共 S$138

交货期: 20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19 天到

发货点:没有说明,以为是美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从福建某小城市,经过厦门

物流商: 没有说明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 马来西亚 LajuPOST 后经过 Sing POST

型号: P30 PRO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外表、wall paper 完全仿 Huawei

CPU: 10 cor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其实只是旧的 4 core

Memory: 256GB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 实际测试 12.2GB

Android:  9.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 Android 5.0 (Lollipop)

照相机:8MP + 16MP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5MP+5MP

指纹识别: 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没有

IMEI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没有找到,不敢插 SIM 怕中招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电话网络也不必测了!

收到货,测试后,3个小时内立即启动 Refund Request,上载测试报告照片为证。 机器人答应 2-3天内回复。第三天没有收到回复,提醒;第四天再提醒,后被要求再下载实物前后照片。几个小时后回复 Resolved, 说退款可能须要 14天内反应在信用卡上。没有要我把那垃圾退回去。

以前的经验 AMAZON 服务最好,预定的日期没有到,又追不到包裹实际行踪,立马用最快的航空快递补送,三天内送到!后来失踪包裹也送到,AMAZON 会送一个return package code,印了黏在包裹上,送到邮局就可。

Posted in 随想曲 | Leave a comment

我的 小四华文水平

我的 小四华文水平

我上华校,初中四毕业,上了几个月高中就转入义安工艺学院,开始受英文源流教育之苦。

自称只拥有小四华文水平,停留在这个水平有几个原因:

小三开始交作文,常常被挑出来朗读,数一和数二的是我和另一位女同学。在小四时,种族冲突动乱后, 她半途转校了;没有了这位强对手,No fun, 学习松懈,没有进步了!这位女同学后来是知名、实事求是的记者和作家。

因为喜欢阅读,小四时已经把小小的学生图书馆里的书籍读遍了。经图书管理老师的同意,开始阅读老师图书部里的书,开始硬啃 《老人与海》、《木兰辞》、. . . . 。

注重华文的级任老师,也是我的华文启蒙老师,林老师在小四后不辞而别,听说从商去了,换来了注重科学和数学的邱老师。邱老师也是名尽责的好老师,我自然被吸引入数理、科学的圣地了。

小五开始在报纸的学生版和知识报投稿赚点零用钱买文具,开始感觉爬格子的辛苦,无奈和 “难赚”。朴实、真诚的东西肯定被 “投篮”,夸张、修饰、无病呻吟的东西却上版,好像是在欺骗,这种钱不敢赚。听说记者是 “无冕皇帝”,初时羡慕,后来读了许多颠倒是非的文章 – 左派、右派、执政、在野的都有,开始惧怕、厌恶、避开 “文字”。

上了中学,迷上了无线电,生物学,注重是简节、清晰、精确、能达意的文字;华丽、雕琢、修饰的形容词是多余的了。

Posted in 胡思乱想 | Leave a comment

练歌实录 《怀念》

练歌实录 《怀念》 复习

这是首四十年代, 很容易勾起童年的生活,回忆先人的一首老歌。K 歌时碰到唱通俗歌曲比较多时,可以拿出 “入乡随俗”。

随口随意自学,没有去找、去看歌谱。很佩服当年白光能懒洋洋、漫不经心的唱,魅力十足。

炮兄三、四年前提供的资料: 由陈瑞桢谱曲,叶逸芳填词的《怀念》,是电影《六二六间谍网》的插曲,白光首唱,歌曲灌录于1948年5月21日,同年8月1日出版。

炮兄曾有疑问,白光和廖昌永只唱F调,为何你老兄唱了 G 调? 原曲的确是 F调; 一般人总觉得唱高点就是好,殊不知这首歌要能唱低却是不容易,也要有本钱 (浑厚的嗓子)呀!白光是低音歌后、廖昌永是国际知名男低中音,当然有本钱唱 F调啦! 我就将就唱 G调好了。

Posted in 音乐与歌唱 | Leave a comment

园艺乐: 两个“杀手”捉到了!

园艺乐: 两个“杀手”捉到了!

这两年不管种什么,开始还长得不错,但不久就纷纷染病,慢慢枯死。草莓全军覆没,蓝莓枯了十来棵剩下六、七棵在抢救;玫瑰苗损了三、四百棵,还剩下十几棵在抢救;苹果枯了六棵,还剩下两棵,最近还频频开花;无花果枯了十几棵,现在还有十来棵,好好坏坏的,接了几次果。

第一个“杀手”在两个月前捉到,第二个“杀手” 两个星期前捉到。经过科学审判,可以定罪了!

第一个 “杀手” 是我之前说的白粉病,祸源是一棵种了二十年的石榴树。它长得还可以,虽然结果小小的,不疑有他。以前多次在它旁边多种一个石榴,都夭折 – 我开玩笑说它嫉妒。两年前在离它远一点再种了一棵石榴,虽然生存下来,但从来不开花更别说结果。

原因是那老石榴树全身生满霉菌,自身虽然撑住,但不是健康。当小院子里有其他植物,那些菌就去攻击,木质的无花果、蓝莓和苹果的树干,草本的凤仙花、玫瑰花的叶子上,都蒙上一层白粉,不久就枯死。先用《多菌灵》喷喷,果然好很多。不过不想用杀菌药,最近用 一茶匙的 Baking Soda 泡  2.5公升,每三天喷一次,碱性的小梳打不利霉菌的生长就会自然脱落。

 

第二个 “杀手” 是所谓的 有机培植土。去年买了几包 OXXXXXX organic potting soil, 测试 ph 值是 7.0 中性,又说可以直接用,排水性也不错。把这贵土试用在玫瑰花苗,初效果不错。又因为每个月有送货上门,也就广泛应用。但慢慢的玫瑰苗也好,瓜果也好,到发育期就完蛋。初时以为是虫害、病害、浇水或阳光,怎么搞也没有进展,几乎放弃!一直到几个星期前的一场大雨,雨水淋进了刚打开的有机土,几天后竟然发臭。恍然大悟,原来是无良厂商把还没有发酵熟透的有机质混入泥土。用 ph 仪器一测,哇!少过 4.0,难怪我的玫瑰、西瓜、番茄等会被 酸死了!

现在努力抢救,有好几棵玫瑰慢慢恢复健康,也有好几棵抢救不及枯了。

Posted in 怡情养性 | Leave a comment

糊里糊涂的经历 – 在外的车祸

糊里糊涂的经历 – 在外的车祸

这一生去过大大小小无数的城市,因公务、旅游、“朝圣”、好奇、 . . . 。有用公共交通、自驾、 包车、…. 。曾经在很多城市自驾,但就是不敢在 罗马、台北 (没有命开)、巴黎 (没有耐心找停车位)、中国 (怕碰瓷、没有气力吵架,虽然特地考了当地驾照)开车,车开的最多的应该是在美国。

几十年里发生过三次挺严重、千钧一发,死了逃生的车祸,却没有跟家人提过。

1976年7月第一次到欧洲法国巴黎,客户是法国大买办 SCOA,派了一位年轻经理到戴高乐机场把我接到自由女神岛附近,一家三星小酒店。车停在酒店前,那是一条小斜波、宁静的小巷,没有车声、没有车辆,我一边道谢一边打开车门,下一秒 “轰” 的一声,车门被一两红色跑车撞飞了,开车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小姐。如果我快一秒踏出汽车,就就玩完了。那两部车都是租来的,百分百保险的,双方都没有损失。那年轻经理还幽默的说谢谢我,让他添了段浪漫史。

1996年初,到法国南部小镇 Aix-en-Provence 的工厂开了几天会,依习惯隔天一大早上要开车到马赛机场乘飞机去巴黎总部开会,汽油可能不够,先到油站打油。路上也肯定没有车,就在我小心翼翼,慢条斯理的右转入油站,一两车猛然拦腰飞撞过来,把驾驶座后撞的稀巴烂,阿弥陀佛我毫发没伤,油站帮忙打电话给租车公司,租车公司开了另一部车来换,同时把那车拖走。一切由总公司属下的保险公司负责承担。

2005年在美国硅谷开完会,跟一班同事吃了晚饭,沿着 101 公路,车里共四个人到三藩市机场乘新航的半夜班级回新加坡。一路上有一位同事竟然在聊交通意外的事,心里莫名的感到讨厌、不舒服,插话叫他谈谈别的,但他不理会还是滔滔不绝的,越谈越起劲。无奈,自己只能更小心的驾驶,在接近机场的两、三公里范围, 因为修路工程,车龙的车速更慢了些。突然听到车后有刹车声,接着车左尾被猛然一撞,车向右偏移,还好右边车道没有车辆,车继续往前跑;那车似乎是失控了,再高速朝我的驾驶座撞过来,我的左脚踝尾脚指一带一阵疼痛,前轮胎的位置被那车头撞个正着,跟着它的车身在我的驾驶位插肩而过后再弹了出去,然后两辆车都停在好几米外。其他人都没事,我忍着脚痛,其他人没有觉察,我走下车朝着那车走去;那是一辆很旧的Ford Cortina,驾驶位上是一个满身酒味的黑人司机,很惊慌的告诉我他没事,很快主动的把保险资料和驾照交给我抄,就赶紧驾车离开,肯定是怕惊动警察。我的车还可以开动去不远的租车归还中心。其他同事帮我 Check in, 我则到机场警察所花了半个小时报案。到了新航休息室才脱下运动鞋,鞋外部被夹破了,还好脚踝边只是黑青,倒了一小杯VSOP,用它按摩一番,判断骨头应该没碎,应该会自然康复。

Posted in 陈年往事 | Leave a comment

自我介绍与对人称号

自我介绍与对人称号

我对一些受过(高深)教育,尤其是所谓的文化人,向人自我介绍时说: 我是 某某先生、我是某某小姐、我是某某老师、我是某某博士、我是XX演奏家某某某、 . . . . 感到可笑。这一些都是对人的尊称,怎能出自自己的口呢?

七十年代,科技刚刚开始发达,求取学术不易,大家在印名片时总会印上自己的学历,表明自己的专业,甚至连 AMIEE、BSC 之类的专业会员称也印上去。

八十年大学教育开始普及,欧洲开始倡议不在名片上印上这类会分割人们阶级的教育资格。

九十年代,只要花点时间和大量金钱,学位很容易就能搞得,博士满街跑。鄙人以疏浅的学历,也曾领导过很多高学历、却没有什么作为的博士、硕士。

现在除了医药博士 – 不要让人找错医生,因为医生基本上不能打广告,应该很少人会把自己的学历印在名片上。

对他人的称呼,同辈、同事、很要好的朋友,我会直呼其名。但对异性朋友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于亲却,会用 西\教名、或者在名字后加个 “姐”。

不应该连名带姓呼唤他人名字,这属于没礼貌。在大陆却平常,因为很多人的名字是两个字而已。

不可直呼他人的姓,一定要冠上 Mr. 、Miss、Dr. 、 . . 或 某博士、某 sir、某老师、某小姐、某 兄、某 老弟(不应该只用弟)、某老板、某师傅、. . . 。

如何自我介绍,如何称呼人,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养。

Posted in 胡思乱想 | Leave a comment

2015 岁暮杂乱无章的反思

因为适逢经历了人生最迷失、最无奈的悲痛,使失去及延误了两年前想做的一甲子的反思;现在算是草草的补上。

在 Facebook / 面簿虚拟空间的朋友现在是68,一直维持在这水平。实际生活中,真正还称的上是朋友的也许只剩下那数目的十分之一吧!看来耍耍嘴皮子还比干实事来的有效?

在哪里上载歌曲,大概有一百来个 views,按 Like 的大概就是那十来个人。我想:有一小部分人不敢露脸,有一小部分人没有地方按 Don’t Like,有一小部分人不敢、不好意思、不屑给批评,有一小部分人当你是傻子,其他大部分人真的没有兴趣。

在哪里贴一些照片,自我调侃、讲一些似是而非、不着边际的言论,或自揭疮疤、“私密”,按 Like 的翻了倍有二十几人。看来,我比较像(像而已)摄影师;看来,我说的比唱的好听;看来,大家还是比较喜欢看他人苦,比较喜欢 “窥秘”。

在呱呱落地时赤裸裸一无所有,我却是很开心。试想想在妈妈怀里困了九个月,好不容易终于见天日了,我能不开心吗?但我不能笑,会吓坏大人的!不过我能、我敢大声的哭!一口奶水、一粒糖果、一件小玩具、到野外跑几圈 .  .  .  . 都让我乐翻天、乐了好几天,甚至回想起来,现在心头还是甜滋滋的。身旁就老是那几个人在打转,却天天让我倍感温暖。头上几片漏雨的阿答叶屋顶、薄薄的木材墙,让我觉得非常安全、自在、没有丝毫恐惧。

成年后自食其力,尽一切努力去争去取,典当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丰衣足食,吃尽山珍海味,跑遍五湖四海,飞越好几百万里路. . . . 回述起来除了有几分虚荣的骄傲,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!再苦再累再委屈,我不能、不敢哭。禁不住哭了,那是多么窝囊呀!曾受多少人的簇拥与爱护,一批又一批的,但人来时热闹,人往后寂寥,落漠。就算深藏在几顿重的钢骨水泥中,心也不见得会保有安宁!

人生本来是美好的,就像一潭清水,靓丽晶莹剔透。经营这潭清水是不容易的,做对了就等于在这潭清水里滴进几滴清水,激起几圈漂亮的涟漪,一会儿总要回复平静。一朝做错了,滴入的却是几滴墨汁,它很快地扩散,污染了整潭清水。只有痛苦的把那些墨微粒,一颗一颗的捞起来才有望净化那潭水。

有云:人到七十古来稀。人过了一甲子,随时会走上那条“不归路”,尤其是年轻时典当了生命的人。在那漫长的几十年中,应该没有不沾污点、墨滴的人。剩下相对短暂的日子里,应该是努力捞墨滴,反省赎罪之年,如果还期望 “较清洁” 的归去。唯有让自己的心返老还童,活的简单,不多求,.  .  .  喝杯咖啡、逛逛公园、看看人生百态、. . . . .  每天张开眼睛感恩自己还能醒来,每晚闭上眼睛后若能就此安详离去,也是莫大的福报。

如此这般过活,夫复何苦?夫复何忧?夫复何惧?

Posted in 胡思乱想 | Leave a comment